发布日期:2025-08-04 04:28 点击次数:159
01
“你和林可,只能留一个。”
创意总监丢下这句话,就散了会。
只留我和林可面面相觑。
这个创意总监的位置,我是一定要拿下的。
我想林可也是一样,可她是我最好的闺蜜。
从大学时代开始,我们是彼此的影子。
看过对方人生最深暗的时刻。
我帮她灭了渣男!她帮我逃离家庭枷锁。
大三,没有拍过拖的女生不多,但我俩都是!
林可,不敢拍拖,因为她要养家。
父亲“尿毒症”,换肾,家里债台高筑。
弟弟是个“混混”,好不容易考上大学,还是个三本。
她是“扶弟魔”,弟弟学费、家里的生活费,都得靠她。
大学,她就开始兼职,接各种活。
在同学中,算是外快赚得多的人,但她也是最不舍得为自己花钱的人!
有段时间,林可变得大方了,身上总有一些脂粉味。
她拍拖了。
“他对我挺好的。他是一市100强企业的业务员,经常介绍一些业务给我。”
“为谢谢他,我会去他家,帮照顾他母亲,他妈妈中风,行动不太方便。”
有段时间,男人的母亲身体很不好。为方便照顾,林可就住在男人家里。
“看毕业后,能不能进他们公司,把工作稳定下来。”
甜蜜的日子没过多久,一女人跑到学校找林可算帐:插足别人家庭。
原来,女人是那男人的妻子,他们之间还有一个孩子。
女人想把事情闹大,让学校开除林可。
林可哭着对我说:晓,我好累。我觉得我永远也追不上别人。
我四处找关系,找到姨姨姨......表亲的姐姐(市100强企业的人事),打探情况。
“男人,是个妻管严。女人很厉害,不愿意与中风的婆婆在一起生活。”
“男人,口碑不好!类似事情发生过几次,与他好的女孩子,只是被利用来免费照顾他母亲而已。”
我请求这个姨姨姨......表姐,把男人的事情向公司高层反映。
结果,男人丢了工作、离了婚。
林可人生的黑暗,我算是看过的,她说:是我拉她重见阳光。
而我,大学不能拍拖,因为家里不允许。
父母给我的人生规划:大学毕业,要么考公务员、要么考研究生。
“婚姻会打败爱情的”,我那位人间清醒的母亲,习惯在我对异性稍有一点好感时,就把小火苗给腾腾地灭掉。
为了证明没有拍拖,每周一报的视频电话,林可是我的清白“见证人”。
林可不断地向我父母吹嘘我的创意天赋,不干这行会是人间损失!
毕业后,我们进入这家全市有名的策划公司,数年努力,我们终成业界瞩目的“双雌”。
刚接手的这个项目,是为一个新兴科技公司设计品牌形象。
一周内完成初步方案,包括logo设计、宣传口号和社交媒体推广策略。
我和林可分工合作,我负责视觉设计,她构思文案。
每天下班后,我们都会留到很晚,反复修改方案,力求完美。
“晓,你看这个方案怎么样?”林可扬了扬手中的文件,兴奋。
“很不错,这里可以再加一点创新的元素。”我读完,抬头对她笑了笑。
“你们两人的性格互补、设计互补,合作会有最好的作品”,公司总监曾这样评价过我。
也确实,我们的合作无间,创意无限,赢得了N次年度创新、业届华设奖。
我以为,我们可以这样相携走一辈子。
“晓,我们会因为这次总监竞选,伤感情吗?”林可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我握了握她的手,试图安慰,但也感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。
公司内部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:职位升迁,总是留给那些懂得游戏规则、会站队的人。
“谁将接替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?”这个,于我、林可,都需要。
林可,她需要钱,需要职务提升带来的高薪。
我呢,那个家境殷实、在体制内躺平的丈夫是这么要求我的:一个女人,不需要太努力,趁35岁之前,赶紧考个公务员编,稳定点多好”。
他看不起我这样起早贪黑,又顾不了家,还收入不高的“打工人”。
成了总监,我就再也不是任由他呼来喝去的保姆了。
02
在公司的派对上,一件黑色晚礼服的林可,在公司高层中穿梭,谈笑风生。
她高调得有点刻意,我听到有人低声议论:“看来今年的明星员工,非林可莫属了。”
在公司派对的喧嚣中,我不愿意去迎合、讨巧,远远地躲在角落,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。
张刚,公司高层,我与林可的分管领导。
四十出头的他,西装笔挺,总是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。他对下属的工作要求严格,但很少给予实质性的指导。
他向我走来,手里拿着两杯香槟,递给我一杯,眼神朝林可的方向示意了一下。
“李晓,你和林可都是公司的佼佼者,但职位......”他顿了顿,抿了口香槟,“只能有一个。”
我心中一紧,知道他指的是空缺的创意总监职位。
“张总,我与林可,是朋友,也是同事。我相信公司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。”我尽量保持语气平静、态度的中立。
张总微微一笑,靠近我耳边说了句:“我更看好你。林可,不是我们期望的领导者。”
他递给我一个U盘,顺势捏了一下我的手,“这里面有些东西,或许对你有用。”
他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,意味深长地说:“李晓,你要学会在职场中保护自己。”
派对尾声,我溜回办公室,打开U盘:一些内部邮件和会议记录,都是有关林可的。
记录显示:她在一些项目决策中存在不当行为,甚至一些合作项目,也存在着利益输出。
“林可原来是这样的人?我要不要把证据交上去?如果交了,她就不能和我好好地PK一番了”。
“张刚为什么要给我这些信息?他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?这些资料,他又是如何获得的?林可、张刚、U盘,像随时引爆的炸弹。
当我回到派对现场,看到林可正和张总谈笑风生,我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。
我决定直面林可。
第二天,约在公司附近的咖啡馆见面,我想要了解U盘背后的秘密。
“晓,你找我有什么事?”林可如约而至。
我没有直接提及U盘,而是试图从她口中探知U盘中一些具体事件的态度与解释。
我们对话,像是在走钢丝,小心翼翼。
这时,我的手机进来一条信息,张总发来的:“小心,你身边有耳目。”
心中一惊,我假意环顾四周,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张总所说的“耳目”。
匆匆结束与林可的交谈,我心中充满不安。
回到办公室,我再次打开了U盘,发现,除了内部邮件和会议记录,还有一个加密的文件夹,需要密码才能打开。
我试图破解密码。
此时,正好电脑弹出一个提示,有一封未读匿名邮件,里面只有一句话:“真相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。”
附件中有一张图片,是我和林可大学时的合影。
这是什么意思?是谁发给我的?难道林可,真的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?
我努力地寻找密码线索,不放过图片的任何一个细节。
放大图片,最下面有一行很小很小的字:“信任是最大的赌注。”
“信任是最大的赌注”,这是大学时和林可的一次深夜对话,并约定将这句话作为未来重要共享信息的密码。
XRSZDDDZ,输入这些字母,进到一个在线空间。
这里有林可对公司内部不当行为的证据,还有一份A项目计划书、一份文档。
那份文档是工作日记,记录了她对目前公司管理中任人唯“亲”状况的不满,提到张刚在A项目策划方案的取舍定夺上有偏颇,对林可、李晓采取不同的态度。
林可,是友,还是鬼?
我陷入沉思,门口响起了敲门声。
张刚进来,一脸严肃:李晓,我们需要谈谈。
03
张刚找我谈话:你越位了!未经同意,擅自把未审核的最终方案放在公共平台了,显示自己能耐吗?
这怎么可能?!
昨晚,我彻夜未眠,准备着最终方案。
我深知,这是一场关于创意的较量,更是一场关乎信任和真相的斗争。
我反复审视着每一个细节,确保我的方案无懈可击。
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我。
打开公司内网,果真方案,竟然被上传到了公共平台,任何人都可以访问。
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我有点歇斯底里,这意味着数月的努力付之东流,也违背了公司的管理规定。
努力复盘:加班到半夜,完稿后为怕数据丢失,还用U盘备了一份,关机回家。
昨天,我好象听到林可接了一个电话:妈,我知道爸爸的病情又恶化了。但是医药费的事,您再给我点时间。我快要升职了,到时候工资会涨不少。
查看上传记录,发现,文件是在昨晚上传的。
那个时间段,只有我和林可还在公司。
可,我的策划方案昨晚被人泄露了,你昨晚离开公司的时候,有没有看到什么异常?”
林可的眼神闪烁了一下,摇了摇头。
泄露我的方案,那会是谁呢?
她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、也是唯一一个知道我电脑密码的人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
此时,有关我的谣言,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。
“每一次的作品,都不是她独自完成的,都是借外援”、“A项目的设计方案,是给高层张总(张刚)红包好处费,才通过的”.......
昨晚被丈夫埋怨,也变成“与高层张总交往过密,引起家庭不满”。
要知昨晚的事,今早我只是无意与林可说了一嘴。
真的是怎么黑暗怎么来,真可谓:如果没有过错,就让她名声扫地。
我在团队中,形象受损。
我试图解释,但越解释,谣言传得越离谱。
张刚也总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我,却从不出面澄清或制止。
我在众人异样的眼神与“吃瓜”的热情中沦陷。
“这个U盘,可能是我反击的关键。”
我清楚:一旦使用U盘信息,我和林可的友情将彻底破裂,可能还会引发公司内部的更大风波。
04
策划方案泄露、谣言四起,我决定采取行动。
我仔细分析每一条谣言,试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点。
一次在档案室翻阅以往项目资料时,发现一份与当前谣言内容“A项目设计不合理,但最后高层张总拍板通过”的文档有惊人的相似。
项目组召开紧急会议,公司高层、团队领导都聚集在会议室里。
林可展示她的策划方案,自信的发言、完美的策划,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赏。
她转向我,双眼略带挑衅,“李晓,你不是也有方案要展示吗?”
我深吸一口气,打开了我的笔记本电脑,屏幕上显现的不是方案,而是一份PPT。
以详细的时间线,记录了林可的一系列行为——从她暗中操纵项目,到泄露我的创意(调取监控,发现她去关监控器的动作),再到她与高层的秘密交易。
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,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屏幕上。
林可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她颤抖着声音,“李晓,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她试图辩解。
“我,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真相。”我冷静地回答。
会议室气氛在变,同事们开始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张总脸色变得极度的难看,显然他没想到我会在这种场合揭露这些信息。
我转向张总,坚定地说:“张总,我拒绝用不光彩的手段竞争。我相信公司需要的是公平、正义的领导者,而不是那些背后操纵、损人利己的人。”
张总沉默了一会儿,缓缓开口:“李晓,你做得很好!公司确实需要正直的员工。
会议结束,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。
“我们支持你!”同事们向我伸出握拳的手势。
我清楚,这场斗争远未结束。
05
人倒霉起来,喝水都会塞牙。
“李晓,你的提案被指控抄袭了。”
几天后,我提交的一份《关于虹城大型LED屏策划》提案,被匿名举报抄袭。
恍然中,我看到张刚从办公室走出,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。
那一刻,我心里咯噔一下。
我被迫停职,等待调查结果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。
我一定要找出这次事件的源头。
一条条线索逐渐浮出水面,似乎都指向了林可。
与林可,面对着面坐着,我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找到答案,“林可,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你知道这会毁了我。”
林可避开了我的目光:“晓,我...我只是想赢,我没想到会这样。”
上次的方案无故被挂到公网上、这次放在个人空间加了密码锁的提案文件被提取遭指控,除了怀疑是林可所为,我也疑惑是否公司的系统有问题。
请求公司批准,我在IT部门监督下,允许查看系统维护日记。
“2024年3月,系统维护中,发现:一个隐藏的日志文件,张总未经授权访问敏感数据的行为。”
简单的一个维护日志,触发了我对张刚行为的进一步调查。
在调查过程中,我发现了更加惊人的真相。
上一次的紧急会,我采用的方式过于激烈。
张刚直觉告诉他,我不可能成长他的“人”,更不可能会乖乖听他的话。
我的个性,让他决定弃我这个“棋子”,也借此阻断外面传的我与他“交好”的谣言。
匿名举报者竟然是张刚写的,这位最初支持我的高层。
他其实是在利用我来对抗林可,而我只是他的一枚棋子。
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,被上司利用,我已经没有退路。
我联系了法律顾问,收集了详尽的材料,准备在听证会上揭露真相。
06
听证会上,我讲述自己的故事,从林可如何PUA我,到张刚如何利用我来对抗林可。
“我今天站在这里,不是为了个人的恩怨,而是为了正义和真相。”
“我希望大家能够看清事实,不要让职场的潜规则破坏了我们的工作环境。”
我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,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。
在听证会的最终裁决后,林可和张刚被解雇了。
而我,李晓,被任命为新的创意总监。
走出会议室,我看到林可失魂落魄的背影。
“曾经的闺蜜,却成了我职场路上的垫脚石”,我开始反思这场“胜利”。
我真的赢了吗?还是我也成为了这场权力游戏中的一枚棋子?
那个U盘、证据,真的只是一个工具?
我用它击败竞争对手,我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,变成了我曾经厌恶的那种人?
我想起林可大学时为了养家而努力的样子,想起我们曾经共同奋斗的日子。
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今天这样?
是野心、欲望?
还是这个残酷的职场逼迫我们非此即彼?
在上任后的一个月,我召集全体会议,讨论、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。
这些措施将消除职场的潜规则,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晋升机制。
公司,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。
有时,我会梦到林可。
梦里,我们还是无话不说的闺蜜。
醒来后,枕头总是湿润一片。
三个月后,我收到了林可的一条短信:晓,祝贺你。希望你能做得比我们都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