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06 06:48 点击次数:190
"九百七十万美元!整整十年了,你们连一半都没还上!"
中国外交官将账目文件重重摔在谈判桌上,文件夹里的纸张散落一地,赞比亚财政部长的手在桌下微微颤抖。
"请理解,我们国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,西方债权人已经扼住了我们的咽喉..."
赞比亚代表艰难地解释着,额头上的汗珠在使馆灯光下闪闪发亮。
"十二架最先进的歼-6战斗机,友情价,你们却连合同都能'意外'烧毁?" 中方代表的声音透着寒意,会议室里的气氛凝固到极点。
然而,谁能想到,在随后的联合国大会上,当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关键一票悬而未决时,赞比亚代表团会做出那个震惊世界的决定?
我有个朋友,负责中非外交工作,曾经跟我讲过一个故事。
1980年,赞比亚向中国买了12架歼-6战斗机,总价不到千万美元。
交易谈成时,赞比亚只付了不到两成的定金,说飞机到了再付余款。
中方也没多想,把最好的战机都准备好了,连夜装船,发往非洲大陆。
朋友说,那批战机是中国当时最好的装备,根据苏联米格-19仿制的,飞行员都爱得不行。
价格定得很低,基本算是友情价,连成本都覆盖不了。
可飞机交付后,赞比亚的余款迟迟不来,中国派去的同志回电报说,赞比亚政府大楼里的灯常常半夜才灭,财政部的人眼圈总是青的,见了中国人就低着头走开。
赞比亚的经济部长私下跟中国代表碰面时,搓着手说:"我们国家刚独立不久,西方列强掐着我们的脖子,每月光还利息就要搭进去大半收入。
"他眼睛里带着恳求:"能不能分期付款?从我们给西方的还款里匀出一点点给你们?"
中方代表回国汇报,国内领导考虑再三,点了头。
朋友说当时经手这事的老同志后来告诉他:"咱们自己也不富裕,可穷兄弟更难,帮一把是应该的。"
没想到没过几年,赞比亚国防大楼失火,中赞双方的购机合同被烧成了灰。
消息传回国内,财政部的同志跺脚叹气,说这下钱是要不回来了。
可中国驻赞使馆的大使却在电报里说,他亲眼见到赞比亚财政部长在大楼前抹泪,说一定会想办法还上这笔钱,只是需要时间。
中国驻赞使馆的工作人员住的条件很简陋,房间时常断水断电。
每到雨季,屋顶漏水,地上摆满了盆盆罐罐接水。
可使馆里的人从不抱怨,白天去各部委交涉,晚上整理文件到深夜。
有个年轻小伙子负责收集还款证据,骑着自行车走遍了赞比亚的各个档案馆,汗水湿透了一件又一件衬衫。
朋友说,那段日子里,中国正在帮赞比亚修建坦赞铁路。
工程艰巨,高山密林,毒蛇猛兽,中国工人们睡在简易帐篷里,饮水都要严格配给。
有64名中国工人永远留在了非洲的土地上,他们的墓碑下,是对异国人民的无言承诺。
终于在九十年代初,赞比亚把大部分尾款还上了,剩下的被中方以友谊的名义免了。
那年联合国大会上,赞比亚代表团全体成员穿着中山装入场,赞比亚总统在发言中说:"真正的朋友不是在你富有时给你鲜花,而是在你贫困时给你面包。"
上个月,朋友从非洲回来,给我看了一张照片。
照片上是坦赞铁路边的一所小学,墙上挂着中赞两国国旗。
学校里的孩子们围着一位中国医生,有个小男孩仰着脸问:"中国在哪里?为什么你们要帮助我们?"老医生蹲下来,指着孩子的胸口说:"中国就在这里,在每个记得朋友的心里。"
朋友说,前不久他去搭坦赞铁路,遇到一位年迈的赞比亚列车员。
老人家把他拉到车厢连接处,那里挂着一幅已经泛黄的照片,是当年铁路通车时的情景。
老人指着照片说:"这是我父亲,站在中国工程师旁边。他常对我说,中国人教会我们的不只是修铁路,还有守信和坚持。"
世界上的国家关系,从来都不是只看利益。
有时候伸出援手时不计回报,对方也会在你需要时给予支持。
就像赞比亚在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关键时刻投下的那一票,比任何物质回报都珍贵。
人与人之间是这样,国与国之间亦如此。
扶持别人的同时,也是在为自己积蓄力量,岁月悠悠,真情终会有回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