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2:08 点击次数:202
【前言】
大家都知道,对蜀汉来说,关羽不小心丢了荆州那可是个大变故。后来关羽打了败仗,被杀了,这事儿到现在说起来还是让人觉得挺惋惜的。
关羽快不行的时候,才发现了一个真相,原来蜀汉的头儿不是刘备,而是另有其人。关羽说的蜀汉真正的老大,究竟是谁呢?
【一、原始股东】
在故事开头那一章,讲的就是刘备、关羽和张飞三个人结拜成兄弟的事。刘备是老大,关羽是老二,张飞呢,就是最小的那个。说白了,他们三个就像现在的一个小团队,紧接着,这哥儿仨就一块儿开始打拼事业了。
说到底,刘关张这哥仨,那可是这个团队最早的合伙人,核心自然是刘备。按这逻辑,关羽在团队里那就是二当家的。
瞅瞅关羽刚开始那会儿的表现,就能瞧出他一直都把自己当老二看。不管是刘备还是他周围那些人,都挺认可关羽的位置。但之后来了个人,关羽的地位就变了。
刘备三次上门拜访后,总算是把诸葛亮给请来了,诸葛亮就这样进了刘备的团队。不过,他跟以前那些人不一样,到了刘备这边,诸葛亮整天都围着刘备忙前忙后。
在诸葛亮出现之前,大家通常把刘关张三人看作一个团队。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他们三人看得一样重,但除了刘备,关羽和张飞也都是团队里的老大级别。
诸葛亮来了以后,他好多计策都没跟关羽和张飞说,而且关羽之前那个二把手的位置也变了。或许有人会琢磨,就算跟他们说,他们也可能不明白,那诸葛亮为啥还藏着掖着呢。
不过说起来,顺序还是很重要的。原本刘关张三人关系铁得很,但诸葛亮一来,情况就有所变化了。特别是之前大哥三番五次去请诸葛亮那事儿,关羽和张飞心里头早就不痛快了。他俩琢磨着,诸葛亮这家伙光有个虚名,也没啥真本事,凭啥让大哥对他那么低声下气的。
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,诸葛亮在加入刘备团队之前,其实没啥亮眼的成绩。所以刚开始他指挥的时候,关羽和张飞都不愿意搭理他。而张飞呢,这辈子除了听刘备的,最服的就是关羽了。
博望坡那一仗,是诸葛亮头一回带兵打仗,而且对手还是曹操的精锐部队,这场战斗的艰难程度,大家心里都有数。
战斗眼看就要开始了,张飞和关羽俩人像没事人一样,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诸葛亮安排的不满,两边就这么僵着。最后还是刘备出面,这俩人才肯听诸葛亮的指挥。虽说后来他们也一直合作,但关羽心里头,始终没法放下对诸葛亮的那股怨气。
有人讲,华容道那一出,其实就是他俩较劲呢。大家都知道,关羽那时候任务是去华容道拦住曹操,但他却把曹操给放了。了解关二爷性子的,都觉得他这么做没啥不对。想想以前,曹操对他那可是真的好,待他如上宾,关羽这人,懂得感恩,这事儿放在他身上,也挺合逻辑的。
赤壁大战结束后,诸葛亮算是稳稳当当坐上了蜀汉的二把手交椅。说实话,关羽心里头多少有点不痛快,但无奈自己本事没人家大,也只能认了。
历史上说起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,总绕不开一个关键点,那就是刘备特别听诸葛亮的话。诸葛亮的策略,刘备从来都是照单全收。
诸葛亮那本事真不是盖的,简直就是神机妙算,啥都能料到。关羽心里也清楚,诸葛亮在蜀汉那可是顶梁柱,就算他心里有点不痛快,顶多也就是嘀咕几句,不敢真咋样。
那时候起,蜀汉的头儿就换人了,不再是刘备,而是变成了诸葛亮。这事儿一直瞒着,直到关羽打了败仗,大家才恍然大悟。
【二、关羽之死】
聊起关羽的牺牲,得回溯到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后,自个儿封了个汉中王的时期。曹操一看,这简直就是往自个儿脸上扇巴掌,火急火燎地就想拉上孙权一块儿拿下荆州,好让刘备分心。孙权这人精得很,局势如何他心里跟明镜似的,他清楚曹操就是想拿他当枪使,压根儿没安好心。
因此,他决定先按兵不动,瞧瞧刘备会有什么动静。这时候的孙权,心里头也是七上八下的。一方面呢,他不甘心给曹操当小兵小将;可另一方面,他又怕刘备势力壮大了,会对自己不利。
诸葛亮心里头早就透亮着呢,他俩那点小九九他早就门儿清了。刘备来找他商量对策时,他也直白说了自己的看法,就是让关羽去攻打樊城,等敌人被关羽那股子猛劲儿给震住了,自然也就不敢再往前凑了。
他这么做,让后人挺费解的。按理说,那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加强和孙权的合作,让孙权成为蜀汉的坚实后盾。
曹操和孙权两路大军都准备攻打荆州了,但诸葛亮却让关羽出击。刘备一直都很听诸葛亮的话,所以他照着诸葛亮的意思,给关羽写了信。大家看到关羽打了败仗,可能都会奇怪为啥刘备没派兵去帮忙。
可能远在成都的刘备压根儿就不清楚关羽那边的情况。诸葛亮很会揣摩人心,他也料到刘封铁定不会去帮忙。这样一来,关羽就成了没人支援的孤军,既要跟曹操对着干,还得防着孙权从背后捅刀子,不败才怪呢。
诸葛亮心里肯定有数,荆州那边人手不够,光靠关羽一个人是守不住的。就拿拿成都这事儿来说吧,庞统没了之后,还得张飞和赵云一块儿上,才帮刘备搞定。可关羽那边呢,连个能帮忙的得力助手都没有,他不仅要跟曹操斗,还得防着东吴的孙权。
关羽到快死那会儿才琢磨过来,整个蜀汉其实早被诸葛亮给掌控了。你看刘备,在关羽被害后,他非要去打东吴,这就说明,刘备要是知道关羽的难处,肯定不会不管不顾。
【三、并非和睦】
要是光瞅着他们的地位说事儿,刘备没了后,关羽还活着,那他铁定会插手诸葛亮管事。刘备一走,蜀汉里头,论资历最老的,就得数诸葛亮了。赵云呢,虽然打架厉害,但他压根儿没啥大志向,反正就是叫干啥就干啥,听话得很。
别说关羽还在人世,就算是张飞还在,他也肯定会跳出来管管诸葛亮的事。诸葛亮想一个人说了算?那是不可能的。你看那些封建王朝里,能把相权和军权都抓在手里的人,都是些什么角色。关羽和张飞,他们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大哥的儿子啥权力都没有吗?
再来说说经验这块儿,诸葛亮经验确实挺丰富,但比起他那俩结拜哥哥关羽张飞,还是稍逊一筹。关羽一走,事儿就一连串地来了,张飞也遇害了,还有对刘禅有潜在威胁的刘封,也被干掉了。刘封跟关羽关系不咋地,跟诸葛亮也是不对付。
要是刘封还活着,那他肯定也会对诸葛亮掌权有点作用。并不是说诸葛亮对蜀汉不忠心,但从这些事情看来,最后捞到好处的好像就只有诸葛亮一个人。
【结语】
刘备快不行的时候,把赵云叫到跟前,说了句挺让人琢磨不透的话:“你还记得我以前的老朋友们吗?以后多照应下我儿子,别忘了我今天说的话。”刘备给赵云最后的吩咐,竟然是让他帮忙照看刘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