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11-22 23:16 点击次数:140
#热点观察家#
当士兵的口粮袋比他的作战地图还要“过期”,投降,是不是唯一的生路?
最近网上流传的几段视频,看得人心里真不是滋味。画面里,两个乌克兰士兵,克雷文科和特卡琴科,灰头土脸地举起手,向俄军投降。这事儿就发生在波克罗夫斯克,乌克兰人管它叫这名,我们这边习惯叫它红军城。这地方现在可是个大麻烦,说是“绞肉机”一点不夸张。
波克罗夫斯克这地方,你要是在地图上看,可能觉得就是个小点。但对整个乌东前线的乌军来说,这可是命根子。
这么说吧,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中转站,所有往前线送的兵、送的炮弹、送的吃的,差不多都得从这儿过。你要是把这儿给掐了,那前头几十万号人就得挨饿受冻,枪里没子弹,跟断了气的活鱼没啥两样。
这地方本来还算安全,在大后方呢。可自从今年二月,那个叫阿夫迪耶夫卡的硬骨头被俄军啃下来之后,情况就急转直下了。
阿夫迪耶夫卡可是乌军经营了快十年的堡垒,一丢,防线就撕开个大口子。俄军就跟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似的,顺着这口子一路往西推,没几个月,就顶到了波克罗夫斯克的家门口。
现在这局面,你说惨不惨?东、南、西三面都被俄军围得跟铁桶似的,就北边留了个三公里宽的口子。但这口子也不是什么生路,天上俄军的无人机24小时盯着,地上重炮瞄着,谁冒头就炸谁。简直就是个死亡通道。
更要命的是俄军现在换打法了。他们学精了,不再傻乎乎地用人命去填战壕,而是玩起了“拆迁队”战术。他们用一种叫FAB滑翔炸弹的东西,老厉害了。这玩意儿是从几十公里外的飞机上扔下来的,带着翅膀能自己滑翔,精度还挺高。
那玩意儿的威力,可不是普通炮弹能比的。一颗下去,一栋楼、一个地下工事,直接就从地球上给你抹平了。
乌军辛辛苦苦挖的那些战壕、堡垒,在这种“铁锤”面前,跟纸糊的没啥区别。你想想,你躲在工事里,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上就掉下来个大家伙,连人带工事一起给你扬了,这心理压力得多大?
有研究战争心理的专家就说过,这种看不见敌人、又无处可躲的持续性威胁,对士兵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。它不会让你热血沸腾地想去战斗,只会让你觉得无助和绝望,脑子里剩下的唯一念头,就是怎么活下去。
镜头再转回到那两个投降的士兵,克雷文科和特卡琴科。他们被俘后,对着俄军的镜头,几乎是哭着说出了包围圈里的情况。
那真是个人间炼狱。城里早就断水断电了,水龙头拧开,流出来的全是铁锈渣子。渴得不行了,就趴在地上喝弹坑里积的雨水,那水能干净吗?
吃的更别提了。俄军从他们兜里搜出来的干粮袋,上面印的保质期是2024年,可袋口已经能摸到明显的霉点了。就这,还是他们眼里的“救命粮”。无人机偶尔会空投点压缩饼干,但根本不够分,一个班的人连半饱都混不上。克雷文科说,他投降前三天,连地沟里的脏水都找不到了。
医疗条件更是差到令人发指。特卡琴科说,指挥部嘴上喊着“正在消灭俄军”,可他们受伤的弟兄,只能躺在阴冷的地下室水泥地上等死。
有个士兵腿断了,没有绷带,就用战友换下来的脏袜子裹伤口。那袜子早就被泥和汗浸透了,裹在流着脓血的伤口上,最后那小伙子是活活疼死的。
这种事儿在包围圈里不是个例。据说伤员的伤口生蛆的视频,都在他们内部的群里传疯了。最抢手的东西,竟然是俄军无人机扔下来的止痛药传单,不,是真正的止痛药,一板药据说能换半块面包。这仗打到这份上,还有什么尊严可言?
最让这些前线士兵寒心的,是他们感觉自己被彻底抛弃了。当他们在前线啃着发霉面包、用脏袜子裹伤口的时候,他们的总司令西尔斯基在干嘛?他在后方修新的防线。这照片一流出来,包围圈里直接就炸锅了。有个士兵苦笑着说:“他们在建新的墙,准备用我们的尸骨当水泥。”
这种被当成“弃子”和“耗材”的感觉,比子弹和饥饿更伤人。乌克兰的高层,包括泽连斯基,还在对外宣传“俄军正在被消灭”,营造一种胜利在望的假象。这种宣传和前线的惨状一对比,简直就是个天大的讽刺。士兵们心里能不骂娘吗?
当“为国捐躯”的英雄主义口号,碰上咕咕叫的肚子和战友痛苦的呻吟,你觉得哪个更真实?谁还会信那些虚头巴脑的口号?投降,就成了摆在很多人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了。
当然,投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军官们还压着命令,喊着“死守”,还威胁说投降者的家属会被清算。可另一边,俄军的无人机天天在头顶上飞,撒下来的传单上印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和干净的床铺。俄军还把投降乌军士兵吃上热汤饭的视频传进包围圈。这种对比太扎心了。
有个士兵红着眼嘀咕:“好歹能活到明天。”是啊,对一个饿了几天、看着战友活活疼死的人来说,“活到明天”这四个字,比任何勋章和荣誉都重要。克雷文科说,他决定投降前,把最后半瓶水分给了那个用脏袜子裹腿的断腿战友。他说,看到那一幕,他就知道,这仗没法打了。
特卡琴科的话更直接:“咱们在这儿流血到底是为了啥?为了让后方的老爷们多睡几天安稳觉?”这话问得,估计包围圈里很多人心里都在想。所以,现在包围圈里每晚都有枪声,有时候不是交火,是绝望的人在自我了断。
波克罗夫斯克的结局,似乎在阿夫迪耶夫卡陷落时就已经写好了。先是断粮,再是断掉希望,最后,要么举起双手,要么就烂在废墟里。
当士兵们发现自己的命,不过是高层谈判桌上的一个筹码时,把枪口朝下,真的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。